原来美国教育没有那么“美”
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写了一本叫《梦想的学校》的书。第一章用了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描述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是能够熬过一整夜。在相似的一所美国高中,华裔女孩田田的经历也如出一辙。
对于许多国人来说,最熟悉的美国人,既不是总统和学者,也不是商人和明星,而是分别叫“美国老太”和“美国孩子”的“两个人”。“美国老太”,指的是美国老太太有钱消费、贷款买房;而“美国孩子”,指的是美国孩子学业极其轻松,接受的是“快乐教育”。
越是活在现实中的人,越是喜欢听神话。这“两个人”及其背后的神话,制造了无数的议题,一直被视为是中国人的两面镜子。叹惜世事弄人,先是“美国老太”的神话,在金融危机面前破灭了;现在“美国孩子”的神话,在这篇报道面前,似乎也无立锥之地。
说句实在话,我不大相信这是美国教育的常态。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样的美国学生群像,即便在中国学校也不可能普遍存在。但从各方反映来看,美国学生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特别是一些私立学校,学生其实很辛苦,也有大量的作业要做、试卷要答。甚至我们知道,像英国还明确了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这起码给我们一个启示:美国教育也没有那么“美”。这其实符合我们的基本认知,那就是“业精于勤”,要想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不付出一番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理论上讲,教育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就教育的过程而言,并不会那么轻松。网上流传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的一篇文章,核心观点是“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对孩子让步”。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志于学”到“从心所欲”,这一路走来,怎么可能全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教育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接受教育的过程一定需要艰苦的付出,这是不言而喻的,这才是教育规律。
实际上,不仅仅是教育,任何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人,都离不开艰辛的付出。所谓“人杰地灵”,其实很多时候是“人勤地灵”。存在个别幸运的成功者,但就普通者而言,勤奋才是成功的正途。
不能否认现在的孩子很累,我们不能让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淹没在习题和试题里,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快乐教育。包括美国教育在内,也在实行“减负”。但是,也要防止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道出美国教育也没那么“美”的事实,正是想要提醒社会,特别是学校、教师、学生,千万不要片面地认为传统教育一无是处,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不付出一番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有些神话就让它破灭吧。最怕活在别人的神话里,最终成为别人的笑话。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开设有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客车车辆检修专业、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等专业。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北方校区
网址:http://www.gsbfjx.com
校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890号
联系电话:400-689-0931,18089429846 QQ:272586508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