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对于“好学生”的定义,和社会上、职场上的需求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为什么有些校园里的“好学生”走入职场之后,会感觉很严重的不适应;相反,另一些在学校里不受老师待见的“边缘分子”走入职场却能如鱼得水?
前些天,受人之托,帮朋友所在的广告公司推荐一个人。之所以找我,是因为她希望能通过我过去的老师,从我们系推荐一个优秀毕业生。电话里,朋友提出的条件是,应届研究生,男女不限。
我知道,类似这种熟人推荐的渠道,是企业节约招聘成本的重要方式。
老师很热情,当即表示有一个女孩非常优秀,算得上是全能型人才。
很快,我的邮箱里收到了女孩发来的简历。说实话,这份简历非常漂亮,甚至称得上“耀眼”:重点大学本硕连读;学习成绩本科全系第一,研究生前三;校级十佳毕业生,最高奖学金获得者;市三好学生;是学校多个社团的核心人物,曾代表学校出国交流……
后来我和这个女孩短信、电话交流了几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彬彬有礼、滴水不漏,言谈间都是很标准化的措辞,得体,但让人察觉不出一丝一毫的个性。
没多久,我的这个感觉在朋友那里得到验证。她对我说,虽然这个女孩是那种标准的“好学生”,但实在不是我们要找的类型。尽管挑不出具体硬伤,但作为一个需要创意的行业,我们从她身上看不到一点想法和态度。“太没个性了,太社会化了。”
这件事情很快过去,但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得上是“好学生”?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职场 员工 学生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技校 就业好的学校 就业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