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职业教育关系国家经济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
从美国雄心勃勃的“学徒计划”到日本的高技术实践人才培养战略,各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它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战略性考虑。(兰州技校)
纵观各国职业教育,明确定位、面向未来、让人人成才,是职业教育的着力方向。
明确定位: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绝非“二流”教育。这一点,在日本、瑞士和美国显得尤为突出。
日本的高新技术职业教育是日本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来完成。这类学校与大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未将“研究”列为学校的教育范围,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日本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型技术人员为特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也转向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实践型技术人员”或“具有实践性的开发型技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
日本高等专科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加大实践环节。例如,日本工学院是日本规模比较大、专业多的专门学校。目前,该学 校有创意、设计、信息工程、科技等7个学院,35个学科。从动漫、电子游戏到室内设计和软件开发,学院所有的课程都强调要接地气、多动手,这使其毕业生实 践能力突出,在各领域供不应求,受到广大高新技术企业的青睐。
在只有800万人口的瑞士,上高中、读大学不是年轻人的首选。瑞士联邦职业教育及技术局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轻人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9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瑞士年轻人选择学徒职位,从实践出发,开启人生职业旅程。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使瑞士克服了资源贫乏的难题,其制造业人才济济,使该国的钟表、军刀和医疗设备等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业享誉全球。(铁路技校)
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明确表示,高级技工岗位并不一定非要有四年制大学本科学历,而是更需要实际操作本领,而接受这些培训最合适的地方就是社区学院(职业培训机构),美国成熟的社区教育体系则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可能。
瞄准未来:创造上升空间
紧跟时代要求,面向未来调整培训科目和方法,是不少国家职业培训的一大特点。
美国人蒂姆·赖特曾在装卸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但他不甘只做一名装卸工,因此他花了六个月,利用业余时间拿到了社区学院的机电维修师证书。现在他只需坐在监视器前确保机器在指令范围内运转即可,不仅提高了收入,还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共赴蒂姆进修过的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社区学院,称赞蒂姆的奋斗故事代表了美国人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社区培训高级技术工人的模式经验推广到全国,并宣布将投入6亿美元为制造业培训学徒。
这项学徒计划力图重振制造业,发展高科技、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被外界评价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奥巴马巩固经济复苏、刺激就业的重要举措。(职业学校)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美国高技术工人的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0年,机械师、电焊工等技术工人缺口将达到87.5万。要填补这些缺口,通过对工人进行终身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应变能力至关重要。
新计划瞄准未来紧缺人才,主要集中在面临熟练技术人才缺口的高增长领域,如IT产业、高科技服务业、医疗保健业、先进制造业。新计划与原来 类似的学徒培训项目相比有了一些变化,比如参与社区培训的学员可将培训学时兑换成学分。联邦政府还简化了退伍军人申请培训的程序。
根据计划,美国劳工部还拨款5亿美元资助社区学院与雇主合作,设立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培训项目。社区学院、雇主和行业协会可向劳工部申请共同培养人才的伙伴计划名额。
高新科技的产业化迅猛发展,使德国现代化企业生产流程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课程也需作出相应调整。(技工学校)
以德国工业技师培训为例,德国工业技师在企业中是一个工段内工人的领导者,负责按技术员、工程师的设计方案组织生产和质量把关。以往工业技 师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工人做什么和怎么做。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和生产流程管理日益扁平化,技师还需要具备更多的领导和协调能力,与此相适应,德国技师培训和 考试也增加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包括产能和人员企划、生产流程优化、参与新开发产品投产的投资和成本评估、工艺改良以及工人再培训企划等。对技师能力考核 的新项目包括新技术产品的组织生产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及电子数据处理软硬件的应用能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