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安驿学校开学典礼近日举行。“这在延川县教育史上,是一件大事。”陕西省延川县县委书记张永祥说。
农村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王岱说,办好农村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任务。要重点推动,实施攻坚。
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是名校的责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说,在陕北革命老区办一所清华品质的农村中学,既是回馈老区人民、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老区人民身边的具体行动,也是清华大学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在随之举行的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校长、教师等就振兴农村教育、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怎样看待农村教育
记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中国农村教育?
席建中:一是要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看待农村教育。我们国家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总体发展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到203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教育强国奠定基础;到205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这个教育发展蓝图中,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特征,农村教育作为其中的短板,更要优先发展。
二是要站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高度来看待农村教育。中国教育整体上要赶上世界水平,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三是要站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高度看待农村教育。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大、中、小城市的发展,都必须考虑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孩子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是要站在发展民生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高度来看待农村教育。如果在边远的农村乡镇医院,一周里只有几天有病人来就诊,其余时间没有病人,没有人说这个医院应该撤掉。同样的道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如果只剩下3个孩子上学,也应该有老师在那里等待学生、教育学生。这些学生不离开,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没有能力到城市择校。如果撤校之后,就可能有3个家庭的孩子辍学,这3个孩子将来就可能成为新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户。
记者:您认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吴平:我以洛川县的基础教育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平衡。洛川县城内有公办小学4所,民办小学2所;公办初中2所,民办初中2所。大量家长把孩子尤其是把上初中的孩子争先巩后地往县城学校送,县城初中人满为患,乡下初中生源严重短缺。二是教师结构性短缺压力大。凤栖初中教师平均年龄已达45.4岁,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仅有20名左右。县上每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基本上补充到了乡下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严重。三是县内优质生源大量外流。这种外流导致学生成长缺乏亲情、家教,生活教育缺失,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
记者: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的开办,要解决当地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哪些问题?
王殿军:提升教育水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有效手段。扶贫先扶智,教育也要精准扶贫。我们开办文安驿学校,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那些消失的农村学校。我小时候在自己村的小学、初中、高中读书,从自己村子里考上了大学。我少年时期的成长和就学经历说明,农村学校和农村老师非常重要,他们能唤起无数寒门学子的梦想。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重新建立这样的学校,让陕北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延川与清华附中48年的情缘。从1969年开始,先后有400多名清华附中学生在延川插队落户,他们与这里结下了很深的情缘。清华附中1967届初中毕业生史铁生来到了延川县关庄镇,3年的知青生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此记忆为素材,他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表现了陕北深厚的文化底蕴,陕北人民善良、质朴、厚重、坚忍的性格特质和顽强的生命力量。这里的父老乡亲及其后代的教育问题,永远是清华附中知青的牵挂。
三是延川人民殷切的期望和呼唤。历任书记县长、其他领导,多次赴京,期待把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到延川、陕北,引到老百姓家门口。这份真诚、执着和对教育的重视,感动了我们。
怎样理解农村教师的使命及新教师的特征
记者:您认为农村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哪些本领?
王岱:农村学校要培养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习惯,静有书卷气,动有精气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成长进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席建中:农村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大力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努力把每件小事做好,会生活、会学习、会写字、会说话、会合作、会思考、会考试、会劳动,成为优秀的中学生。
记者:您近期对农村教师队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您的研究,农村教师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郑新蓉: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有这样一些变化:一是县城内存在多重身份的教师。二是新生代教师改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教师来源本土化的比例,女性的比例逐渐上升。三是新生代教师相当一部分有留守和流动儿童的经历。四是乡村教师绝大多数是农家子弟,但是有比较丰富的城市生活经验。五是青年一代农村教师的居所在城镇,与乡村相对隔离,是离土离乡的第一代乡村教师。六是农村教师存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贫困现象。
记者:您把新一代农村教师称作“第五代农村教师”,他们有些什么特点?
郑新蓉:这些教师大多数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在城镇化、农村凋敝、学校大规模撤并的背景中生长起来,处于一个各种身份的教师并存和交替的时代,比如代课教师、临时教师、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在他们教师身份养成的过程中,三级师范变为两级师范,非师范生进入农村教育,教师聘任形式有市场招聘、扶贫项目、志愿者招聘等。
记者:您怎样理解新一代农村教师的发展和困境?
郑新蓉:他们学历程度高,具备信息时代的基本技术,城市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他们快速地弥补了农村教师极度短缺的危机,也展现了由他们带来的农村教育的新风貌。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无奈中选择了教师职业,婚姻、恋爱存在困境,负有父母养老的责任,跨区域就业,“孤岛”式的学校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凋敝,都会使他们趋于流动,面临选择困境。
记者:根据您的研究,农村教师在对待教师岗位的态度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郑新蓉:在我们的调查中,根据特岗教师在教育功效感、教育效果、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评价、地域社会融入评价、自我接纳等方面的得分,通过聚类可以得到基于主观态度的分类,可以分为积极、较积极、积极但融入困难和相对消极等四类群体。
怎样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记者:您认为当前应该怎样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王岱: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教学点、完小、中心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覆盖整个乡村,实现就近上学。二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好教师到农村来任教。三是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推动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席建中:一是要高标准建好农村学校,这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基础工作。如果学校建得不好,好老师不愿去任教,家长不愿送孩子去就学。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学校在农村是最好的环境,有农村最好的房子。
二是要对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培训和培养。推进县城以上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手拉手”,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提高农村老师的待遇。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高收入。
三是除了“手拉手”、专家引领等形式外,农村学校的校长要热爱教育、热爱农村,要在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下,改变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甚至把县城的学生吸引过来。
记者:农村学校应该办出什么样的品格?
王殿军:我们要办一所清华品格的农村学校。一百多年来,清华大学形成了自己高远而深厚的精神传统。清华精神是“爱国奉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开放包容”。这些精神传统积淀悠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气质,照耀了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的人生。我们要把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办成一所城市品质的农村学校。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学习清华精神,成为具有崇高使命感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每一位学生都要自觉接受清华精神的熏陶,成为胸怀宽广、理想远大、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的清华学子。我们要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有素质、全面发展;能吃苦、有特长。一句话,让农村孩子接受与城市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
吴平:办具有城市品质的农村教育,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把城市教育先进的理念、优越的资源、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思维融入农村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现实选择。不是要把农村教育办得和城市教育一模一样,而是要让农村孩子在农村学校里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兰州技校首选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是全国重点技工学校,我们为您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电梯安装与维修,石油化工技术,学前教育专业,烹饪与酒店管理,数控专业,汽车维修与驾驶,铁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及国际邮轮,3D打印技术专业 无人驾驶专业 智能天梯等专业
网址:http://www.gsbfjx.com
电话: 15593835238 400-1005-285
学校QQ:3069079425\\2764573068\\3051637108
校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宫华林路二马路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