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如果将这一哲学的基本提问,用在未来学校的讨论中,那么就可以演化为这样的提问:未来学校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未来学校怎么走向未来?这些问题是未来学校讨论的基本问题,折射出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是根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是关于未来学校的哲学提问与思考。
未来学校的未来在哪里
1.未来学校的未来隐藏在历史的文化密码之中。
未来不是虚空的,更不是虚无缥渺的,它一定有个落脚的地方,也一定有个出发的地方,出发的地方就是它的根,用文化的阐释来说,未来之根正是文化的本来。而文化的本来,正是文化传统。
何为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美国爱德华·希尔斯著,《论传统》,译序)。因此,传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统常常成为我们依恋的对象。为此,希尔斯甚至提出这样一个命题:现在、未来“总处在过去的掌心之中”。这决不是怀旧,更不是复旧,恰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和态度。显而易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接续、突破和发展。未来学校建设正是这样,从历史深处走来,沉淀文化记忆和文化思考,延续传统的文化血脉。倘若,未来学校对传统文化拦腰一砍,甚或连根拔起,砍掉的和拔起的是文化的命脉,那么,将永无未来可言。即使走向了未来,未来也必定在空中飘荡而无落脚之地。中国未来学校的建设,必须建基于中华悠久的历史之上,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会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未来学校的未来性一定不是同质化的,而是要彰显显著的文化差异,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色。我们应当警惕这样的现象和可能:用所谓的未来性遮蔽民族性,切断传统的根脉。这万万使不得。
2.未来学校的未来总是在现在,即在现实建构中。
未来从历史传统走来,必定在“现在”作一停留,而且这样的停留不是“稍作”。道理同样不复杂:未来必须从现在开始,没有现在,就肯定没有未来。但是,不是所有的现在都能走向未来,如果现在缺少未来元素,那么现在只能是现在。我们应该将现在链接传统,又指向未来,而这一切都凝聚在创新上。创新是现在走向未来永不衰竭的动力。我们同样要警惕:用所谓的未来性遮蔽现实性,想着远方,坐而论道,一味空谈而无实际行动。这也万万使不得。
3.未来学校的未来总是在对未来深情而又深切的瞭望中。
未来总是在召唤我们,期待着我们,我们要听从召唤,向着未来瞭望。这种瞭望,首先是一种向往和想象。未来总在想象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有想象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机遇。这种瞭望,其实是一种预测与预判。未来总会呈现出一种发展的趋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实施方式、所用技术等会发生改变,对趋势的预测做出预判,可以提前做好出发的准备,在把握趋势中把握未来。这种瞭望,是一种学习和借鉴。未来学校在发达国家已有了雏形,摸索、创造出了一些经验,为我们做了些铺垫;国内也有学校进行了未来学校建设的初步探索,成立了一些跨区域、跨国界的未来学校联盟,也有不少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理念和做法。深情而又深切的瞭望,让我们不断去触摸未来学校。只看现在,不瞭望未来,同样万万使不得。
总之,未来学校既遥远而又现实,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已来。未来不是我们要到达的那个地方,而是正在创造的过程。
未来学校的特质是什么
学校总有永恒不变的特质,超越时空,亘古不变,即使到了未来,它仍然存活、闪亮;反过来说,假若这些特质改变了,那么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了,即使是未来学校。特质让学校不变形不异化。尽管美国著名社会批判家、教育思想家伊万·伊利奇对现代学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学校……正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学校教育既不可能推动学习,也不可能促进正义”。因此,他呼吁“废除学校”(伊万·伊利奇著,吴康宁译,《去学校化社会》),但这只是一种呼吁而已,是学校在自我反思后的改变,即使千变万变,其特质是不会变化的。
说到这儿,伊利奇这本著作中结尾所引用的一首诗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诗中有一部分,题目是“人”:“凡人皆有其趣,人之命运犹如星辰秘史;凡人皆有特点,恰如星斗个个相异……凡人皆有自己的世界,这世界中美好的瞬间,悲惨的瞬间,皆为他自己的瞬间。”之所以引用,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去学校化社会》透出未来社会的味道,也透出了未来学校的构想。其二,这首诗恰恰道出了未来学校的特质——人。人是永远不变的教育的核心主题。
其实,人的发展是古今中外所有学校的特质,当然也是未来学校的特质。学校是由人组成的,现在叫作“教师”“学生”,未来可能唤作“学习者”“指导者”,不管怎样称呼,没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有学校的存在;即使学校被废除了,人是废除不了的,教育的使命——人的生活、发展是废除不了的。毋庸置疑,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人要站在教育的核心位置,过去如此,未来更是这样。人从核心地位撤退,肯定不是真正的教育,肯定不是未来学校。同样,不言而喻,人还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工具,不是技术,不是手段,教育的异化,正是目的的异化。未来学校,以人为目的,这一核心理念将会愈来愈坚定,愈来愈鲜明,愈来愈凸显。
未来学校又将这一特质聚焦于人的价值。人有最高价值,人的最高价值正是人本身。而最高价值又具体体现为人各有异上,即上述那首诗所描述的“皆有其趣”“皆有特点”,以及“皆为他自己的瞬间”。未来学校对人的尊重将从对人类的尊重走向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对人的差异性的尊重;未来学校对人的尊重将从外部走向人的内心,走向每个人的内在世界;未来学校对人的尊重将从课程生活走向人的日常生活,走向生活的瞬间,从瞬间发现真实的微妙。这诸多的尊重,目的是开发人的价值,即开发人的可能性。可能性是人的最伟大之处,开发人的可能性,正是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伟大,让每个人都伟大起来。而可能性往往“潜伏”在现实性中,从现实性中发现可能性,教育从关注现实性走向可能性的发现和开发,将会成为未来学校的使命,也将会让人的最高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人的特质在未来学校中将会呈现在各种关系中。在师生关系中的呈现是,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或设计者与被设计者的关系,转变为多维的协商关系。未来学校中,只有两种人: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只有两种角色:学习者、指导者。而学习者不只是学生,教师也是学习者;指导者不只是教师,学生也是指导者。因此,师生关系在未来学校中逐步多维起来,逐步模糊起来。这种师生关系的多维性、模糊性也带来教与学关系的多维与模糊,呈现为教与学的互动,表现为对话、协商、共享。但不管关系怎么变,人是目的,这一特质永远不会变。相反,这一特质会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生动、更为深刻。这就是未来学校的魅力。
甘肃铁路轨道交通学校 高铁乘务学校 兰州铁路技校 兰州铁路轨道学校 兰州幼师学校
兰州技校首选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是全国重点技工学校,我们为您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电梯安装与维修,石油化工技术,学前教育专业,烹饪与酒店管理,数控专业,汽车维修与驾驶,铁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及国际邮轮,3D打印技术专业 无人驾驶专业 智能天梯等专业
网址:http://www.gsbfjx.com
电话: 15593835238 400-1005-285
学校QQ:3069079425\\2764573068\\3051637108
校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宫华林路二马路890号